“同學想問你借錢,可以用‘精打細算人設’”“室友深夜在宿舍打游戲,‘早睡人設’便可以派上用場”……據(jù)媒體報道,隨著開學季到來,許多大學生將“立人設”列入“新生入學寶典”,選擇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規(guī)避人際交往中的麻煩。
進入一個新的環(huán)境,有意識地設計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,是人們天然的心理本能。但細看大學生們討論的熱門人設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從“潔癖”“精打細算”,到“生氣會脾氣很差”“隨和但有底線”,似乎都在刻意制造著距離感。這些帶有拒絕意味的人設標簽,或許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當下年輕人對于復雜人際關系的厭倦和抗拒,他們期望以此擺脫耗費精力的無效社交,為自己創(chuàng)造更為簡單、獨立的交往環(huán)境。正如一位受訪學生所言:“與其說設立人設,不如說設立邊界。”
學會設立邊界很重要,“立人設”也許有用,卻不是萬能法寶。維持與性格不相符的人設會帶來另一種形式的壓力,而盲目捍衛(wèi)的社交邊界和扁平化的人設標簽,則有可能為自我的探索成長設下限制。我們在使用社交技巧的同時應該明白,無論是真正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系,獲得舒適的社交狀態(tài),還是客觀地認識自我,實現(xiàn)個人的發(fā)展和提升,最終都離不開真誠這個“永遠的必殺技”。
推薦閱讀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今日頭條
川公網(wǎng)安備5101900200431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