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某外賣平臺賠付直接教”“一包煙免費教如何退”……據報道,在社交平臺上,有人售賣惡意“外賣賠付”教程。不法分子以50到300元的價格,教授他人如何虛構在外賣中吃到異物,借機向商家索賠。某貼吧累計發(fā)布的“外賣賠付”教程超過6000篇,還有專門的“賠付群”。
消費者發(fā)現食品變質、有異物,向商家申請賠償,是外賣行業(yè)的通行規(guī)則,各外賣平臺都建立了成熟的賠付機制。賠付,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,也是倒逼商家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。正常的索賠,是消費者的權利。
但一些人卻動起了歪腦筋,在收到外賣后,把毛發(fā)、蟲子等異物放進餐食中,拍照上傳平臺,投訴要求賠償。如此,消費者的正常維權,變成了不法分子的齷齪“生意”;消費者的維權通道,變成了不法分子勒索的暗黑通道。售賣“外賣賠付”教程更是惡意索賠的進階版,它做的是破壞社會信任和行業(yè)生態(tài)的“生意”,已涉嫌傳授犯罪方法罪。
虛構事實、惡意索賠的直接受害者是平臺和商家,他們面臨經濟和信譽的雙損失。而鉆“外賣賠付”空子實施惡意索賠,也會擠壓其他消費者正常維權空間、加劇維權難度,可謂是對正常餐飲生態(tài)的破壞,使得多方利益受損。對買賣“外賣賠付”教程背后的黑手,必須要及時斬斷。
這種行為的性質是十分惡劣的。因為不管是惡意騙賠、還是傳授黑產教程,在法律層面上都是違法的。以維權為名行敲詐之實,涉嫌敲詐勒索罪;而背后的教程黑產,則涉嫌傳授犯罪方法罪。而且,受到危害更多的是中小商家,所以黑產社群的存在,本質上破壞了營商環(huán)境,損害了中小商家的利益。
北京警方近期就披露了一起案例:28歲的男子員某某通過訂餐平臺下單后,以飯菜中吃出頭發(fā)、細線、蟲子等為由進行投訴,要求調解賠償。只要商戶賠錢,員某某便撤銷投訴。警方會同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開展調查后查明,今年以來,員某某惡意索賠190余次,涉案金額4萬元。目前該男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已被刑事拘留。
消費者的維權通道,不能變成不法分子的敲詐窗口,和商家賠錢保平安的傷心地。外賣商家要增強法治觀念,依法合規(guī)經營,遇到投訴應該正常處理,而不是本著息事寧人的態(tài)度“花錢買平安”,助長不法分子的氣焰。
社交平臺作為“外賣賠付”教程的流出地,也應加強信息發(fā)布審核和巡查力度,發(fā)現黑產信息立即采取處置措施,該封禁就及時封禁,并保存記錄并向有關部門報告,及時阻斷傳播。這是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(tài)治理規(guī)定》劃定的基礎紅線。
原創(chuàng)精選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今日頭條
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