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段時間,夜校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,甚至有些人在線組局“開夜校”。除了傳統(tǒng)認知中教學個人技能的夜校,近日浙江杭州一個社區(qū)辦夜校“專治”吼娃的父母,引發(fā)熱議。
據(jù)報道,該社區(qū)推出了“智慧父母學堂”的免費課程。在過去的三個月里,課程設置從親子關系到夫妻關系,從有效溝通到應對情緒失控,從叛逆到校園暴力……這個屬于爸媽的夜校,已經(jīng)解答200多位家長的困惑。
家庭教育一直被認為是一切教育的基礎,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父母們對此類課程的關注和參與,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家長們已經(jīng)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專業(yè)性。面對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或者不健康的生活狀態(tài),他們愿意正視存在的問題并主動為之學習和改變。這是對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員的理解和尊重,也是必要的教育自省和行動。
其實,近年來不時引發(fā)討論的“掃興式父母”“打壓式教育”等教育話題,甚至不少人呼吁父母能“持證上崗”,都折射了社會層面對于家庭教育的反思和期許。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社會形態(tài)的變遷,家庭關系復雜化,舊有的家庭規(guī)則在被審視和打破,家長與孩子的教育和相處模式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。
平心而論,大概沒有多少家長是抱著不想成為好父母的初衷教育孩子的,但代際間的立場和觀念差異注定存在,關鍵是如何科學對待和處理。而該如何做,夜校“父母課堂”的開設為家長們提供了科學求助的機會。通過家庭教育基本知識的培訓,完善他(她)們的育兒觀念和科學技能,認清自己的責任,明確家庭角色,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科學處理問題的方式。
但也要意識到,“父母課堂”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父母教育是針對成年人的教育,而改變成年人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,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。學到不等于做到,不排除一些父母“學了很多知識卻仍舊做不好家庭教育”,接收的知識有多少能正確應用仍需打個問號。而且,家庭教育屬于個性化教育,而課堂只能提供公共的、模板的方法,不可能對每個孩子和家庭的問題都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。
2022年起施行《家庭教育促進法》中提到,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。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、支持和服務??梢姡?strong>家庭教育需要家庭成員負起責任,也需要國家和社會通過政策和機制支持推動家庭教育的發(fā)展。從社區(qū)辦夜校開設“父母課堂”的小切面來看,比如,如果能更好地適配學校教育,對強化家校聯(lián)系和優(yōu)化教育成效都是有益的嘗試;或者從社區(qū)出發(fā),不只課堂上,課堂下能否建立常態(tài)的咨詢或求助機制等等。
家庭教育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有一點可以明確,健康親子關系的形成與培養(yǎng)并非一蹴而就的。夜校的“父母課堂”只是社會層面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一次探索,并不是父母們聽幾次課問題都能迎刃而解,最終還是需要各方合力,久久為功。
舉報郵箱:jubao@people.cn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65363263
由《環(huán)球人物》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、主辦
Copyright ? 2015-2024 globalpeople.com.cn.
版權所有:環(huán)球人物網(wǎng)